自2004年至2012年底,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收到關于人工髖關節的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219份。主要表現為假體松動、斷裂、周圍感染,關節脫位,術后疼痛,假體骨水泥植入綜合征等。典型病例如下:
案例1:患者女,66歲,因“左髖關節外傷,股骨頸骨折”住院。住院后行“左全髖關節置換術”。使用生物型假體。手術順利,術后拍片示假體位置良好,患者康復順利,恢復正?;顒?。術后1年余,患者逐漸出現左髖疼痛,活動后加重,出現患側肢體短縮、跛行及髖關節活動受限。術后2年X光攝片檢查示髖臼移位,突入骨盆,股骨柄周圍可見斷續透亮帶。診斷為假體松動。住院后行髖關節翻修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
初步分析:病人為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手術方式選擇正確,手術順利,術后假體位置良好,恢復順利。翻修術中目測該假體表面工藝處理欠佳。假體松動的可能原因:假體的處理可能使用了較老的工藝,表面工藝欠佳,已不滿足現代人工關節標準要求。
案例2:患者,女,50歲,因“髖關節發育不良,疼痛10余年”入院。入院后行“生物型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基本順利。術后檢查假體位置尚可,髖臼外展角稍偏大。術后一周,患者下床時感覺術側髖部彈響及疼痛,肢體彈性固定。X光攝片檢查見髖關節假體脫位。經手法復位后行髖關節外固定及牽引2周,患者順利出院。
初步分析:此病例為髖臼發育不良,髖臼變淺,髖臼骨量減少,尤其是髖臼上方骨質覆蓋欠佳。術中髖臼安放位置及角度未引起術者足夠注意,導致髖臼外展角增大,超出生理范圍,導致脫位。脫位原因:①原發病關節畸形較嚴重;②術者經驗不足;③假體選擇中如果選用防脫位內襯,可彌補手術缺陷。
為減少人工髖關節不良事件重復發生造成傷害的風險,提醒生產企業:①主動收集不良事件數據,開展分析和再評價,改進產品設計,進一步提高產品性能;②及時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生產工藝,選擇生物相容性好、耐磨損、剛度適宜的材料,加強質量控制;③提供詳盡的標簽及使用說明書,并對臨床醫務人員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培訓。提醒臨床醫務人員:①嚴格掌握關節置換的適應癥及禁忌癥;②加強業務培訓,嚴格按照說明書和手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操作;③規范術后護理,科學指導術后功能鍛煉,詳盡提示患者注意事項;④醫療機構要加強人工關節置換準入制度的管理,加強驗收、儲存、使用控制,做好術后隨訪工作,建立詳細的使用記錄。